首页

品丝论足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0:39:54 作者:俄国防部:俄乌各自交换270名被俘军人和120名平民 浏览量:77008

 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:中美青少年“春分日”同游

  中新社记者 张素

  美国华盛顿州斯蒂拉库姆市中学学生卢克·亚伦·凯利(Luke Allen Kelly)摘下自己的米白色牛仔帽,邀请站在身旁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侯博瀚戴在头上,然后搂住对方的肩膀。时值3月20日“春分日”,和煦阳光洒上他们的年轻脸庞,两人微笑着合影留念。

美国华盛顿州斯蒂拉库姆市中学学生卢克·亚伦·凯利(Luke Allen Kelly)摘下自己的米白色牛仔帽,邀请站在身旁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侯博瀚(右二)戴在头上,然后搂住对方的肩膀。时值3月20日“春分日”,和煦阳光洒上他们的年轻脸庞,两人微笑着合影留念。当日,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应邀参访北大附中。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

  当日,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应邀参访北大附中。半个多小时的行程中,侯博瀚负责给卢克等美国学生讲解校园生活。临别时,中美青少年依依不舍。

  “尽管我们之前素不相识,但从他们身上,我感受到了热情”,侯博瀚说,“我们聊得非常开心,希望还有更多交流机会。”

  卢克同样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朋友的热情。当日,代表团一行在连绵的欢呼声中步入教学楼,很快,年龄相仿的学生们围在一起争相击掌。部分代表团成员还饶有兴致地参与古典舞课,跟随中国老师学习舞蹈动作。

  在代表团成员、林肯中学校长卡尔·保罗·霍塞斯(Karl Paul Hoseth)看来,此次访华成果已超预期。“不仅感受到热情好客,我们更了解到中国学校如何运转”,他说,“看到年轻一代在茁壮成长,真是太好了。”

  令这位校长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学子带来的表演。20日上午,中美学子在北京大学开展交流,京剧《桃花村》、民乐《花好月圆》、合唱《青春舞曲》、昆曲《牡丹亭》等连番上演,场内一派“春意盎然”。台下就座的美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跟着节奏打拍,或向身边的北大学生请教戏曲发音及服饰。

  “尽管这些孩子大多是第一次来中国,但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。”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留学生马宏博(Marcell Zoltan Fekete)说。

  轮到代表团表演时,美国同学们用中文演唱了歌曲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。据介绍,他们已为此准备数月,希望通过此曲传递友谊。

图为来自华盛顿州的两名中学生体验古琴。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

  这场交流活动的重头戏还有中美师生古琴交流活动。结束抚琴后,美国学生以赛亚·丹尼尔·隆(Isaiah Daniel Long)兴奋地说,“这真的很酷”。会弹吉他的以赛亚希望更加深入学习中国乐器。

  参与琴技传授的北大附中学生杨知周说,美国朋友手法虽不熟练,但热情好学,“我期待着在他们心里种下古琴‘种子’,更期待着我们能够成为知音。”

  高山流水遇知音。2023年11月,中方宣布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,此次访华的24名中学生就是这5万人中的一部分。他们表示希望成为两国友好使者。

  在卡尔看来,把年轻人聚集在一起,他们就会开始找出共同点,通过交谈、欢笑、互相传授不同本领,增进友好往来、架起友谊桥梁。

  他说,无论是今年春节中国领导人向林肯中学师生回赠的新春贺卡,还是春日里这趟令人终生难忘的旅行,都让大家感到温暖。他也期待能有更多学生在夏秋时节再来中国,续写两国人民友谊新篇。(完)

【编辑:曹淼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勿忘历史 她们的伤痛不该被忘记

据其进一步解释,因为东莞行政架构比较特殊,该市不设区县,当地根据实际和工作需要设有经发局这个部门,但这个副局长是没有级别的,接下来她还是一级科员,只是把她放在重要的岗位锻炼,希望大家不要误解。

何以中国•源起良渚丨文化达人话良渚:一条视频看完良渚5000年时间轴

据介绍,广州海事部门专门为重点民生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,实施“优先进出港、优先靠离泊、优先装卸货、优先办查验”,并利用“单一窗口”系统办理业务,实现进出口岸查验手续“网上办”,最大程度做到“零待泊、零等候”,有效提高了重点船舶在港周转效率,保证船舶进港“零待时”。

黎巴嫩防长:将在以色列边境扩大军力至1万名士兵

  港媒记者表示,过去中联办主任到港上任,都会第一时间同传媒记者见面,但骆惠宁返工第一日就让传媒记者到中联办内交流,这种情况并不多见。

中国女足为奥运最后希望而战,遭遇韩国队胜率几何?

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宣布“5年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”项目后,兰蒂致信习近平主席,希望马斯卡廷高中也能参与其中。不久,兰蒂就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,表示欢迎马斯卡廷的学生们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。

学习语 | 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、造福人类

陈强:“目标导向”和“自由探索”是基础研究的两种形态,前者或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或基于明确的市场预期,努力的方向十分清晰。后者则是指科学家出于好奇心,在科学研究的暗黑地带摸索前行,“达人所之未达,探人所之未知”。两者之间既有区分,也有联系。当自由探索取得重大突破,应用前景趋于明朗,往往会成为“目标导向”基础研究的出发点。同样,“目标导向”基础研究陷入困境后,“自由探索”的点滴发现,常常会瞬间照亮前行的路径。基础研究具有投入巨大、周期漫长、产出不确定等特点,对于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、设施和平台的先进性和成熟度也有很高要求。因此,在人力、财力、物力有限的情况下,调节好“目标导向”和“自由探索”的关系就尤为重要,关键在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。一要结合两者的不同特点,建立差异化的评价和激励机制。二要根据两者对“硬条件”和“软环境”的不同需求,有针对性地建立服务保障机制。三要收集和分析基础研究的进展信息,一旦发现重大突破机会,能够将“散作满天星”的“自由探索”,聚成“目标导向”的“一团火”,建立有效的平战结合机制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